网站导航·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华教育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教育研究方法论文(四十一)

  三、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目前,我国教育界对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尚未统一规范,学者们对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有不同的定义。借鉴众多学者的观点,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三个方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防御与预防教育、创新素质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
  参照学者们的理论研究,结合社会实际需要以及大学生自身发展要求,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应该至少包括如下几点:
  (1)性格特征素质教育
性格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力、抗挫折能力、独立性、责任感、自制力和自信心,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在自我认知方面,使大学生了解认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使大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学会冷静客观地分析和思考。
  (2)自我调控教育
自控教育包括情绪控制、情绪调节、行为控制三个方面的内容。作为一个年轻的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发育程度决定了其情绪和情感的波动性,使他们了解情绪变化的特点,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波动性,形成良好的情绪控制和调节能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他人,从而对自己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自控力。
  (3)意志力与耐挫力教育
意志力和抗挫折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认识到意志的作用和自身意志的弱点,提高克服困难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果断果断的意志品质,提高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这也是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素质。
  (4)心理动力素质教育
心理动机素质教育包括成就动机、荣誉感、抱负、求知欲和进取精神。动机是个体开始和维持活动,并将活动推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的行为的内力,表现在指向目标、满足需求的实施过程中。
大学生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正确坚定的人生动力、强烈的荣誉感和抱负,不断追求知识和进步,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祖国建设和自身发展需要的基本要素。
  2.心理防御和防治教育
心理防御与预防教育是基于上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对大学生进行的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
 
热 点 新 闻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如有个人或集团需要使用本站资料,请在使用过程中标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2023 CN910.net 本站资料不得作为商业用途,对于侵权行为,我们将保留使用法律手段!
赣ICP备05006204号 站长:晓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