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华教育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教育相关论文(一)

        

  摘 要:作为战略管理方法和分析框架,利益相关人员理论为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管理提供了新的战略分析模式和管理机制建设路径。质量是继续教育各利益相关人员利益的契合点。质量利益协调机制、质量管理责任分担机制和质量监测和风险警报机制是基于利益相关人员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管理的基本运行机制。

  关键词:继续教育;利益相关者;质量管理; 机制

  一、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管理与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与股东至上理论相对的公司治理理论。它是解决企业管理领域诸多矛盾的分析框架和方法。从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来看,企业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间的特殊契约。企业比股东更依赖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为了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我们必须平等对待和保护每个利益相关者的产权和利益。因此,该理论反对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认为公司决策是由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决定的。企业不仅要为股东服务,实现股东资本的增值,还要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比如实现员工人力资本的增值,为消费者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或服务。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公司目标实现的任何群体或个人,或受公司目标实现影响的任何群体或个人。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方法和管理策略,正在成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则框架和组织模式。

继续教育只有通过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才能完成,利益相关者模式已经成为继续教育发展的战略模式。继续教育质量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是指以不同方式与继续教育质量管理有接触,并会因质量管理而获得或失去资源和利益的个人和群体。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继续教育质量管理要求继续教育关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权利。继续教育的所有质量管理行为都应以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满足其合理的利益和权利。

热 点 新 闻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如有个人或集团需要使用本站资料,请在使用过程中标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2023 CN910.net 本站资料不得作为商业用途,对于侵权行为,我们将保留使用法律手段!
赣ICP备05006204号 站长:晓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