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华教育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以“学”为中心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综合设计和研究(1)

        

[摘 要]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范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被引导者,在这种范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主动性较差。“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范式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主体;教学范式;教学效果

一、引言

高等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中小学教育教授知识,而高等教育不仅教授知识,还教授能力和素质。大学生要从校园走向社会,独立生活,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与中小学教育相比,社会对高等教育有更高的要求。教学包括教学和学习两个含义,所以表现出两种教学模式,即“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传统的高等教育主要遵从“以教为中心”的范式。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逐渐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各专业纷纷开展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转变思想,更新理念,高等教育从“以教为中心”逐步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本文以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为例,讨论并比较这两种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二、“以教为中心”的范式

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影响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从备课、讲课、布置作业到课程评估,所有内容都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规划和设计的。一般做法是老师选择一本教材,根据这本教材编写课程教学大纲,安排每章的学时,根据老师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决定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和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然后根据课堂上讲的内容安排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认真听讲,是否学会了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整个课程内容讲完后,安排一次期末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估。学生的最终成绩主要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期末成绩比例大,平时成绩比例小。在这种范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主动性差。

热 点 新 闻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如有个人或集团需要使用本站资料,请在使用过程中标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2023 CN910.net 本站资料不得作为商业用途,对于侵权行为,我们将保留使用法律手段!
赣ICP备05006204号 站长:晓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