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写作指导:巧抓“传情点” 注重情感体验
作者:suanyukeji 日期:2020-02-10 05:42:39 阅读:1399次
文章的情感信息总是附着或蕴藏于一定的言语形式和表达方式之中。所谓传情点,是指那些再传情达意上最具表现力的语言或表现手法。教师要善于抓住文章的传情点,架设学生与作者、作品情感交流的桥梁。
如教学《伯牙绝弦》时,教师要抓住“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句的传情点“悲伤”展开情感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伯牙伤心欲绝的心情,然后深化引出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所创作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从而更好地体会人物的情感。
再如《一夜的工作》一课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感知周总理工作辛苦、生活简朴后,抓住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中的独白,着重指导学生朗读。“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见过这样的总理吗?”作者的这两段独白,感情炽烈,直抒胸臆,充分表达了作者那抑制不住的如潮水般的情感。通过反复朗读,学生被作者的情绪深深地感染了。有的在抽泣,有的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这种入境入情的朗读,学生的内心怎能不激发出对周总理德敬仰之情吗?恰到好处的朗读指导,唤醒的是学生潜在的激情。有效的朗读,抓住“传情点”,老师只需“转轴拨弦三两声”,便已“未成曲调先有情”了。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传情点”,就能让学生更直接地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更好地体验和领会作者的情感。教师要用自己的情去挖掘文中之情,让文中之情感染学生之情,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得到激发,学生定能留下深刻的情感体验,也能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充实学生美好的心灵和高尚情操。
热 门 推 荐
- 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关于200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及70%中小学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机构达标工作建设进度的通报
- 逐梦“十四五”②丨以发展缔造“常德温度” 用民生擦亮幸福底色(5)
- 2015年广西梅州中考范文赏析:与诗相伴
- 冬奥会 皎月女神重做 中产家庭3320万户 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 2011年高考满分作文赏析
- 黑龙江省教育厅2016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五)
- 9月1日按时开学!云南秋季学期开学时间定了(三)
- 人教九上
- 感恩节 警察偷拍同事获刑 旅美大熊猫回国 韩安冉和婆婆互撕 2019年中考作文人物事例之屈原以死报国
- 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王海燕:努力建设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二)
热 点 新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