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华教育资源网
当前位置: > 教育资讯

「黄河我的母亲作文」黄河:流淌在华夏儿女的血脉中

最近很多用户在找关于黄河我的母亲作文的解答,今天小编为大家汇总4条解答来给大家解读! 有97%新玩家认为黄河我的母亲作文(黄河我的母亲现代诗)值得一读!

4条解答

一.黄河是我们的母亲

#黄河源头是巴掌大的小泉眼#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她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一个叫巴颜喀拉山的大峡谷中。远看,它就像一条长长的蓝色飘带,蜿蜒曲折;近看,它又好似一条金色巨龙,盘旋飞舞。 黄河源头在巴颜喀拉山脉东段的约古宗列盆地,海拔4500米左右。

这儿四周群峰环绕,绿树葱茏,野花遍地,牛羊成群。由于气候温和湿润,所以植物生长茂盛,各种动物繁多。这些都为人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之地。当然,也有不少凶猛残暴的食肉兽出没其间。

但是,对于勇敢善战的蒙古族牧民来说,却并非什么可怕的事情。因此,他们常年在这块土地上放牧,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后,穿行在高山峻岭之间,形成了许多急流险滩。 河道狭窄而且弯曲,最宽处只有30多米,最窄处仅有3至5米。两岸峭壁耸立,犹如斧削刀劈般陡直。河床布满石子、沙砾,水流湍急,波涛汹涌,十分壮观。 那里风景秀丽、水草丰美,吸引了很多游客前去旅游参观。

其实,在黄河源区还隐居着几户淳朴厚道的农家。主人热情好客,每天早晨打开门窗便会听到阵阵优美悦耳的歌声:“清清的黄河水哟,蓝蓝的天空哟……”一边唱,一边用手指比画着,意思是让你快进屋喝茶休息。

接待外宾时,更能体现主人的纯朴与真诚。当地人曾经组织专业摄影队拍照留念,结果却被老乡婉言谢绝了。理由很简单,给国际友人拍照太贵了!谁知,一位记者得知消息后竟自愿掏腰包买下了全部底片,并表示要把照片赠送给自己的爱人作永久性保存。在别人眼里,黄河源头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甚至连牲畜粪便也难找到。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偏僻闭塞的小村庄,却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勤劳智慧的先辈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培养出众多杰出人才。正是有了这些默默奉献的普通百姓,才使华夏文明薪火相传,绵延不断。可见,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普通百姓的共同努力。

二.古韵八章·黄河母亲

《古韵八章·黄河母亲》

河清远旭日,沙停近青山。六朝风物何在?华夏换新颜。甲骨铜鼎铸史,金戈铁马逐鹿,遍地落红残。秦汉唐宋起,血流漂杵漩。

《古韵八章·黄河母亲》

夕阳下,灞陵柳,飞宫檐。前朝苦痛洗却,凌波览巨船。堤坝高耸英姿,电挚锁住金龙,青山绿水传。会当临绝顶,高峡绝尘寰。

《古韵八章·黄河母亲》

(调式: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三.黄河:流淌在华夏儿女的血脉中

初次去壶口瀑布,是大学三年级,我们班50多人在老师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奔赴黄河沿岸采风,第一站就是位于陕北的壶口瀑布,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惊天地、泣鬼神,激扬腾转,荡气回肠。

壶口瀑布是黄河最为慷慨激昂的一段,它是黄河的精神标识,也是华夏几千年文明源远流长的地方。黄河在晋陕大峡谷里肆意奔腾,忽然被峡谷聚拢,收束为一股,呼啸而下,万马飞驰,跃入深潭,溅起巨大的金黄色浪涛,激起一团团水雾烟云。瀑布不是由山上倾泻而下,而是由平地向深沟狂奔而去,远远望去,平铺的水面像被一个无形的深洞所吸引。

黄河因有山逼迫而气势磅礴,又因滩散开而狂放不羁,排山倒海,好不快哉!之后,又因一个束紧的地势而收紧,急转腾挪,像水入壶中,只听得震天怒吼,细沫飞溅,成瀑成布。我们站在细细密密的沙滩上,就像站在黄河母亲的怀抱里,听着咆哮的瀑布声,极目远眺,峁峁梁梁上绿树成排,在蓝莹莹的天空映衬下,如一列列士兵,勇毅地戍守在那里。同学们所有的惊叹声和尖叫声,都被湮没在惊雷般振聋发聩的轰隆隆的瀑布声里。来自南方的同学眼角湿润,她从江南水乡走来,吴侬软语,细水潺潺,从不曾见过如此壮阔、澎湃的景象。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黄河九曲十八弯,有静水流深,更有浪急滩险,奔腾咆哮,展现出水的自由奔放,它向上向善,谦卑随和,百折不挠,行万里而终将奔赴大海。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养了肥沃的华夏大地,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黄河流域因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融合,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基因中蕴含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和平包容、天人合一、团结向善等,都来自于黄河流域,它是炎黄子孙的精神图腾和文化符号。

黄河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奔涌而出,挥舞着金色巨斧,一路披荆斩棘、穿山越岭,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化为一个民族的磅礴伟力,凝聚三山五岳的无限风华,天然、古老、生生不息。黄河孕育了古老伟大的中华文明,公元前五世纪,出现了孔子、老子等与西方苏格拉底、柏拉图等齐名的人类文明的伟大精神导师。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也正是在黄河流域这个大的文化场域中,经历了几千年的文明成长、族群融合的持续锻造和涵育,从而得以形塑和凝聚,成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古往今来,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礼赞,诗仙李白、边塞诗人王之涣、诗佛王维等都留下了关于黄河的千古绝唱,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一直传唱至今,成为不朽的经典。

1936年2月,毛泽东率红军东渡黄河出征山西前,饱含深情地写下著名诗篇《沁园春·雪》,其中“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就是指黄河。他曾提到,“将来全国解放了,我们还要利用黄河水浇地、发电,为人民造福!”

黄河在新中国成立后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它矫健的身躯流过中国九个省份,沿黄九省区拥有19处世界遗产、18处世界地质公园、47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9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31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等,这些如点点珍珠散落在黄河两岸,因黄河的滋养而变得更加耀眼夺目。而国家文化公园的建成,就像一条飘带串联起这些文化资源,包括文物,传统音乐、舞蹈、戏曲、美术、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文化生态保护区、传统村落等区域性文化资源,以及红色经典曲(剧)目、雕塑等创作性的文化艺术资源。实现保护传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学研究等功能,形成具有特定空间的公共文化载体,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更好的平台。

国家文化公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它架构出具体化客观化的文化自信,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对优质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一体化开发,统筹科学地规划文化旅游产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黄河两岸的文化资源就像生长在黄河岸边的苍苍蒹葭,因河而生、因水而盛,密密地一簇簇一排排,使人们在游览国家文化公园时听到文化之雅乐、看见文化之盛美、领悟文化之神韵,在纵情山水中感受文化自信,在追忆往昔时提升文化认同,在心意相通里让文脉永续流淌。

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国家文化公园的蓝图所呈现的不仅仅是景观的愿景,更彰显出满足人民精神文化新需求、新期待、新目标的愿景,以及中国迈向世界、走向未来的愿景,折射出华夏儿女对创造美好生活的自信和向往。依托国家文化公园,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展示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陕北信天游从黄土高坡的沟沟坎坎、峁峁梁梁传来,厚重又宽广,穿透历史,穿越未来,如九曲黄河万里沙一路奔腾一路歌……

作者:尉超伟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群众艺术馆

责编:李扬

2022年7月6日《中国文化报》

第3版刊发特别报道

《黄河:流淌在华夏儿女的血脉中》

↓ ↓ ↓ ↓ ↓ ↓ ↓ ↓ ↓

黄河:流淌在华夏儿女的血脉中

四.温柔的黄河母亲河

黄河像一条浅黄色的飘带,闪耀着斑驳的亮光在绵延起伏的大青山前蜿蜒东去。流经鄂尔多斯的黄河,翻滚着轻浪,欢快地流淌,完全没有《黄河大合唱》中的那种雄壮激昂,也没有壶口瀑布那种一泻千里,汹涌澎湃的气势,有时候,站在岸边,看着缓缓流去的河水,怀疑面前如此温顺的河流,究竟是不是黄河。

温柔的黄河母亲河

其实,这样温柔宽厚的黄河像极了善良的母亲,她慈祥地、无私地、默默地哺育着两岸生生不息的人民。在她的儿女面前,她永远任劳任怨,从来不乱发脾气,但是她的骨子里是坚强勇敢的,她有时候也会发出咆哮怒吼。

温柔的黄河母亲河

突然感觉,称黄河为母亲河是多么的贴切,中华文明源自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千百年来养育着华夏儿女,她有神州母亲博大的胸怀,也有神州母亲坚毅刚强的性格。

温柔的黄河母亲河

热 点 新 闻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如有个人或集团需要使用本站资料,请在使用过程中标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2023 CN910.net 本站资料不得作为商业用途,对于侵权行为,我们将保留使用法律手段!
赣ICP备05006204号 站长:晓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