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集合教学课件(一)
作者: 日期:2020-12-05 09:04:59 阅读:283次
初中集合教学课件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章的介绍,学生对本章所研究的问题是集合和简单逻辑的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认识到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离不开集合和逻辑的知识。
2.在小学和初中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
3.从集合及其元素的概念出发,我们对关系的含义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内容分析
1.集合是中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小学数学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初中用集合的语言进一步表达了一些问题。比如代数中用到的数集和解集;几何中使用的点集。至于逻辑,可以说,从一开始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基础逻辑知识也是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理解和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这些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本章的意义,这也是学习本章的基础。
小学知识和简单逻辑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开始,因为这些知识与高中数学的其他内容密切相关,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比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就离不开集合和逻辑。
2.1.1节从初中代数、几何涉及的集合的例子入手,介绍集合和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用例子说明集合的概念。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枚举法和描述法,并给出了一个集合的绘图表示实例。
3.本课主要是学习全章的引言和基本概念集。前言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本章学习的意义。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是基础概念集合。
4.在初中几何中,点、线、面等概念都是原始的、未定义的概念,集合论同样也是原始的、未定义的概念。当接触到集合概念的时候,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课本上所说的“一般说来,某些特定的物体集合在一起就成了集合,也简称为集合”,只是集合概念的一个描述性说明。
三、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课本导论中给出的问题。
组织讨论:
为什么“有20个学生参加比赛”这个答案不一定正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归纳总结:
1.可能有的同学两次运动会都参加过,所以,不能简单的用加法来解决问题
2.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过去我们在解决一个问题时,通常是用代数表达式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然后再进一步求解,即先用数学语言描述,使之数学化。这个问题不同于我们过去学过的问题,属于集合相关的问题。所以需要先用集合的语言来描述,彻底解决问题,需要更多的集合和逻辑的知识。这就是我们将在这一章学到的。
- 上一篇:初中集合教学课件(二)
- 下一篇:小学生思想品德课件(二)
热 门 推 荐
热 点 新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