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华教育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课件下载

语文备课大师课件小学(七)

   三、整体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课前备课。

  (一)整体备课
整体备课是指在新学期拿到新书后,教师要及时阅读整本教材。目的是对整本教材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掌握整本教材的训练顺序和重点,人文教育和课外实践的相关内容等。,以便于对教学和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统筹安排。这个环节可以粗,但必不可少,追求最大效果需要的时间最少。
  (二)单元备课
“单元备课”是对单元课文进行集中备课,寻找共性和个性。由于每一组文章无论从人文角度还是知识角度都具有共性,这是由编者遵循学习规律、知识内在规律、学生成长规律而精心编排的。所以。对此,我们在单元备课时要认真阅读,找出共性,合理安排本单元的教学、学习、训练,不平均使用力量,使每一篇文章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擅长挖掘课外相关资源,实现课内与课外的互补,最终实现学生语感的发展,语文能力的发展,学生人格魅力的完善,从而实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三)课时备课。
上课备课就是为一篇文章备课。首先要考虑本单元每篇文章所承载的任务,以及在哪里,然后才能为一篇文章备课。研究教材,把握编辑意图。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的模型。所以,老师要想教好学生,学习课本是关键。我们可以遵循以下步骤:首先,阅读课文;二、课后思考问题;第三,树立教学理念;第四,确定教学重点;第五,根据教学参考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思路;第六,合理确定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
  第一,读懂文本。
阅读教学是一个对话的过程。从人文角度看,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是超越时空的对话,是高尚的精神生活,是个性化的行为。而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课文对话的过程?。将阅读教学视为对话的过程,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冲击和变革。我们应该正确认识阅读教学中的多重对话关系及其内涵,探索实现有效对话的途径和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对话?其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师生与文本的对话;第二是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关于课文的对话。在对话的四种形式中,教师必须改变他们的想法和方法,才能有所作为。
137.jpg
 
热 点 新 闻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如有个人或集团需要使用本站资料,请在使用过程中标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2023 CN910.net 本站资料不得作为商业用途,对于侵权行为,我们将保留使用法律手段!
赣ICP备05006204号 站长:晓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