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华教育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课件下载

初中初一历史课件【篇三】(3)

        

三、教学设计思想:

在历史教学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应该“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索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认识,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培养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质。”

学生的历史知识积累较少。要掌握更多抽象的历史概念,必须运用浅层机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教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步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并吞战争的基本情况(出示战国时代几次主要战争发生地的示意图),请学生简单讲述三次战争(特别是长平之战)的交战双方及结果。然后设疑:为什么秦国由西部一个不起眼的小国却能成为大的国家,乃至打败东方六国,最后统一全国?

秦国在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型过程中,能够把握时代脉搏,注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行政治变革,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于是我引入了新课程: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板书】

2、讲授新课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板书】

首先,通过广泛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学生可以感受到生产力发展的两种具体表现。为了方便学生理解,需要运用图片、分析、比较、数据描述等形式,说明铁器相对于木制品、石器、骨器、青铜器等有了很大的进步。,而牛耕对学生来说比人力更容易理解。通过小男孩课后掌握了牛的脾气的故事,可以说明当时人类可以控制牛为自己服务。

叙述生产力的发展这一时代变革的决定因素之后,再着重叙述秦国强大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经济上繁荣的都江堰水利,政治上重用商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二、都江堰【板书】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人类水利过程的不朽杰作,至今仍造福人类。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其建设原理,可以通过视频播放或图片展示等方式直观形象地进行辅助教学,从而表明都江堰的建设为秦国的强大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后盾。同时,通过李冰父子修堰的感人故事和后人对他们的敬仰,以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引导和教育学生。  

热 点 新 闻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如有个人或集团需要使用本站资料,请在使用过程中标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2023 CN910.net 本站资料不得作为商业用途,对于侵权行为,我们将保留使用法律手段!
赣ICP备05006204号 站长:晓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