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历史课件教案(5)
第3课 华夏之祖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生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快速阅读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概括能力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们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黄帝是华夏族人文的初祖,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感情,增强了民族意识。
方法:采用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
重点:黄帝对人类的贡献;夏朝的建立
难点:为什么说黄帝是“人文初祖”?“禅让制”的含义
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
通过列举大量的古代传说,展示黄帝对中华文明的杰出贡献,揭示“黄帝是人文主义的先祖”。
[教学资源] 结合本课主题自制幻灯片若干张教学挂图等。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华民族是重视历史的民族,我们一直有炎黄子孙的称呼。你知道我们的祖先是谁吗?我们为什么叫他人文之祖?让学生在回顾上课内容的基础上,思考教师导入时提出的问题。
讲授新课
一、炎黄战蚩尤
出示问题:
1、“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
2、华夏祖是怎样形成的?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做了一个简要的总结。老师展示孙中山的一段话,要求学生大声朗读,内容过渡到下一眼。
认识“黄帝像”,对“黄帝”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阅读教材中的小字内容小组
讨论“涿鹿之战”的双方、过程及其结果;在此基础上思考华夏祖的形成。
二、黄帝----“人文初祖”
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提出设问:“后人为什么称黄帝是‘人文初祖’ ?
老师引导学生互相交谈,要求各组选拔代表回答。
根据《传说中黄帝对中国文明的贡献》及其课本中的文字内容,团队相互合作。
三、尧、舜、禹的“禅让
出示问题:你能说说尧、舜、禹的故事吗?除了课本上的外你还知道哪些?
你能根据课本内容说说“禅让”的含义吗?
教师设问:“谈一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教师简要总结说明
各组选拔代表将自己在日常生活或文学作品中收集到的资料交流,互相讲述,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
举出实例说明(德才兼备,以身作则,没有特权,是社会的公仆。大禹治水的故事)。
课堂小结: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老师指出,因为炎黄对中国文明的演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我们称之为人文之祖。
课堂检测: 课外延伸:古代传说和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课外作业:从你获得的寻找历史的方式中选择最有趣的例子,告诉学生。
让学生自我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及其所得看书整理笔记。
1、 P16页的练一练
2、 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建立的时间( )名称( )思考回答
记录在预习本上要求:课后通过查找有关的资料,精心筛选、整理,记忆,选择自己认为的。
板书设计:
尧舜禹
炎黄战蚩尤 华夏族形成
禅让制
黄帝的贡献 人文初祖
奴隶社会
夏朝
原始社会终结
禹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