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活动的有效性
作者:suanyukeji 日期:2020-01-07 12:22:43 阅读:240次
作者:广东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 刘佳杰
众所周知,语文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突出的学科。在新课标中,高中语文课的语文活动更是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本人也是长期将语文活动当作常规动作,贯穿于每一节语文课。
语文活动的类型有很多,主要是围绕着学生对于规范汉语的听说读写来展开的,常见的语文活动主要包括:①课前演讲(主要锻炼听说能力);②诗文诵读大赛(主要锻炼听说能力);③作文互评互批(主要锻炼读写能力);④撰写语文专题小论文(主要锻炼读写能力);⑤话剧及类似舞台剧(主要锻炼综合能力)等。然而不幸的是,据笔者长期观察,语文活动课在理论上的重要意义,并不代表其在实际中拥有的重要地位——有相当多的语文教师对语文活动的理解和实施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区:
①认识上,有的老师认为这是花架子,于是语文活动便流于形式;
②实践上,有的老师认为这仅仅是活跃气氛的手段,于是语文活动便不够深入。
“流于形式”和“不够深入”这两大痼疾便使得语文活动课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这一点深可忧虑!
那么,如何提高语文活动的有效性呢?以本人的日常做法为例,就其中几个常见的语文活动展开论述。
第一,提高课前演讲的有效性。
(一)循序渐进,岗前培训。
我们班的“课前3分钟演讲”是按照语文成绩的高低来排序上台演讲的,这从整体上保证了前面的同学能够给后面的同学做出榜样和示范。当然了,因为书面成绩和口语表达仍然有不一致的地方,所以对于开学第一周演讲的同学,我私下里给予了他们特殊的“岗前培训”,对他们提出了具体建议和要求,如尽量脱稿,目视大家,用语得体,使用肢体语言,调动气氛等等。
(二)写下题目和语料。
如果仅仅是什么主题都能讲,长期下去,同学们的口语水平还是会在一个平面上滑行。鉴于此,我又提出了要在演讲前在黑板上写下题目和语料。写题目是为了锻炼同学们说话要围绕主题,不要偏离主题。所谓语料,是指演讲中会使用到的2个成语或者2句名人名言。写语料是为了让同学们养成锤炼话语的习惯,不要把演讲当做是“吹牛”或“忽悠”,而是一次在公共场合发表正式演说的机会,用语一定要典雅、规范、深刻。
- 上一篇:2018年中考语文考前提分攻略
- 下一篇:豇耖|缛语
热 门 推 荐
热 点 新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