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16)
17、常用绳扣系法——灯头扣
课时2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学生可以了解绳扣在生活中的作用,掌握一些绳扣,提高自理能力。2.通过学生的动手尝试和思考,掌握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绳扣,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3.通过活动,学生认识到“处处关注就是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活动,学生认识到“学习在任何地方都很重要”,从而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活动探究
三、理思路,点要领
四、写感受,生共鸣
五、写作实践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绳扣吗?绳扣是系在绳子上的各种结,或者连接两根绳子或者系物。这些结通常被称为绳扣。绳子除了用来包扎外,还可以用来装饰、连接和娱乐。它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装饰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另外,看史书,早在五千多年前,人类就知道用绳结记录东西。后来因为文字的出现,绑绳的方法逐渐被文字取代。从这些史料可以证明,绳扣与人类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直到现在,绳扣在人类日常生活中仍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学生交流所收集的绳索扣资料。
(二)展示绳扣的用途。
(三)说说你的发现。 四人小组活动:
1.你在平时的生活中见过什么样的绳子?(拿出各自的统计表进行交流。)
2.把你看到的绳子分类,说说有什么用途?
(四)总结绳扣的不同用途。
第一类:生活中常用的绳扣 捆报纸、酒瓶等不同形状物品、扎口袋、礼品的包装、往车上捆物品……
第二类:装饰用绳扣 扎丝巾、打领带、编辫子、系鞋带、缠头巾……
第三类:野外用绳扣 绑帐篷、系吊环、搬运柴火、绑钓竿、系小船……
第四类:急救用绳扣 包扎、救助绳……
(五)动手画一画。 画画你喜欢的装饰绳扣。(播放轻音乐)
(一)看小品,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播放小品内容:甲在路上遇见乙,乙发现乙在偷东西,甲与路人一起抓住乙。接着又用绳扣打了一个简单的手铐,把小偷紧紧地绑起来,把他安全地带到公安局。提示:绳扣在生活中的作用很大,学习多种绳扣系法是很有用的。透过小品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绳扣的兴趣。
(二)说说、看看、练练
1.说说A为什么能把小偷B安全带到公安局?(认识绳扣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
2.你喜欢哪些实用绳扣,为什么?
3.观看幻灯片——绳扣的系法。
4.通过图片的提示让学生学会一些常用的绳扣系法,可以边学习边交流,看哪个学生系得好。(播放轻音乐)
(三)露一手
1.请上台带同学们去网上看绳子的妙计。
2.把你学到的其他绳子的方法展示给同学。
3.评价最好的巧手。
(四)实践活动
1.让学生分成几组进行系绳扣(松扣)比赛。以小组为单位,轮流系系绳扣,最后看哪一组系得更多更好。
2.检查卡扣是否松动。
3.选择最佳组。
这个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绳扣的兴趣,让学生一起参加一个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
1.创建一个网页,把你最喜欢的作品放在上面。
2.让学生问各行各业的“能人”下课怎么扣绳子。然后用学过的绳扣给对方设计礼物。
板书设计
常用绳扣系法——灯头扣
反思
![]()